美国真的没有「足球」(soccer)氛围么? 知乎
它包括了科技、广告、颜色、标志、形状、服装设计、姓名和号码等诸多元素。 而一件在特定比赛中被一名特定球员穿过的球衣,对球迷和收藏家而言,它所象征的则是对经典的历史见证。 许多美国人并不愿意接受看完整场足球比赛而最终一球未进的情况。 在他们看来,比赛必须产生一个赢家,否则的话,这种比赛就不值得他们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去观看。 不過,保護裝備已日益改進,例如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非必須戴上的皮製頭盔就逐步改至今天的高科技有墊塑料加面罩頭盔。
美国共参加了18届奥运会,其中,在篮球项目上共获得了15枚金牌,而另外两项运动则并不为世界所熟知,对此感兴趣的可能仅限于美国人。 美国人总是存在一种“高高在上”的臆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是一个为成为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而奋斗一生的国家,而现在,它就是这样一个超级大国。 美国思想学派认为,“美国”这一想法和故事本身就是伟大的。
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引发的争论,令美式足球在过去几十年跟躲避球、职业摔角、冰球及拳击等同被列为“暴力运动”。 批评者指这些运动都侧重在身型大小、体力、蛮力,引起小孩子不健康的好勇斗狠及比赛心理。 但亦有人指出体育带出体育精神——虽然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都有一定程度的暴力在内,但它们总是强调技术及战术而不是它的好战性。 极多的身体冲击令美式足球比其他美国流行的队际运动危险。
根据亚利桑那州脑损伤协会(Brain Injury Association of Arizona)的资料,每年有大约六万二千名高中球员受到脑震荡。 在美国国内的公园的消遣或业余比赛中,因为没有合规格的装备而令受伤风险更高。 为了制止攻方向前推进,守方须擒抱拦截持球的对方球员。 因此,防守组员会通过身体接触,在符合球例下把对手拦下。 防守也不可拉对方的面罩、用自己的头盔来拦截、或把对手抱起再摔下。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足球产业年生产总值达5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第17大经济体,超过了瑞士、比利时等国家。 而来自国际足联的数据显示,目前有来自150万支球队的2.4亿名球员从事这项运动,还有3000万从事与足球相关工作的人员,这2.7亿足球从业人员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 查尔斯•蒂利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2014年世界杯中东道主巴西与德国的半决赛。 那场比赛中,巴西队在主场以1比7惨败于德国队,便引发了全国性的溃败情绪,以及大量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