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业足球场:美国足球文化体验 留美规划帝
但亦有人指出体育带出体育精神——虽然有身体接触的运动都有一定程度的暴力在内,但它们总是强调技术及战术而不是它的好战性。 对很多美式足球的球迷来说,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就是比赛双方教练团在场上的斗智。 每一队都有一本兵书(playbook),内有幾十到超过数百种的交锋策略计谋。
本文认为,作为“第一个新国家”,美国发展的特性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足球遭到排挤而未能成为这个国家的一项主要群众性体育运动。 具体来说,我们的论点是:某些最明显的社会和历史格局导致美国没有一个大的工人阶级政党,使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在政治运作方面相当例外,也把美国排除在这项世界最流行的大众体育之外。 正是美国早期而全面的资产阶级化——不论是神话还是现实——创造了这两种“例外论”,其遗产至今尚存。 这并不是说,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状况的理解足以解释社会主义和足球在当代美国的失败。 美国娱乐性足球的成功与职业足球的成功之间是不平衡的:前者的看似兴旺几乎会损害后者。
作为一个巨大的轰动事件,世界杯在美国获得了成功,但它最终未能提供足球进入美国“体育空间”的渴望的动力。 虽然被标榜为新事业的“足球大联盟”在1996年启动,但它从世界杯中获得的市场和推广的优势已经大多丧失。 多数美国人对这项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群众体育运动依然不感兴趣,这种状况近期不会改变。 许多美国足球的球迷和支持者将娱乐性足球在青年人中的增长视为足球作为一项群众性运动将在美国获得必然成功的迹象。 但是,在青年参与者中,几乎没有人成为足球的现场或电视观众,也许除了1994年世界杯期间外。
联盟唯一真心许诺的地方,看来只有在巴尔的摩(Baltimore),这里的足球队吸引到8000名左右的球迷,声势高峰是以10比1痛宰华盛顿的那场罪大恶极的比赛。 虽然面对重大组织问题,可能还背负着文化包袱,导致在美国这个环境难以昌盛,但足球还不至于注定可有可无,只是足球的发展倒楣落入一群不合作的人手里。 库珀提倡有氧运动之后,美国运动由少数人的竞技、多数人的观赏,发展为全民运动,特别自80年代后,慢跑风气开始兴盛,运动不再是“英雄”表现,而是一般人都可以从事的运动,它不仅改变了传统以来的体育观念,也带动了新的医学观念。 而四年后的2026年,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举办的世界杯,也许才是等这批年轻球员成熟后,美国队真正大放光芒的时候。 但最近几年,美职联不再只是吸纳过气球星的舞台,不少正处于当打之年的球员以及南美年轻球员也会选择美职联。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他们参加一战和二战是为了获得对全球的完全统治地位,在这里,重要的一点是,美国文化总是想要控制一切,并确保自身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 美国人总是存在一种“高高在上”的臆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国家是一个为成为世界第一的超级大国而奋斗一生的国家,而现在,它就是这样一个超级大国。 美国思想学派认为,“美国”这一想法和故事本身就是伟大的。
2006年,在芝加哥读研究生期间,达米科观看了德国世界杯赛事转播,当时他一点都不懂足球,但接下来4年他偶尔会关注一下美国足球的发展。 2010年南非世界杯时,他已被足球折服,开始关注这项运动,观看英超联赛,并成为热刺队的死忠,觉得热刺队“敢想就敢做”的口号非常适合自己。 而在发达国家中,除了体育消费水平与参与意愿外,从事体育活动的时间同比发展中国家的群众也更多,条件也更为优越。